拍片热线

400-888-0960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专题宣传配音解说词

 这不是技能赛场,也不是企业车间,而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德国DMG五轴加工中心。涂勇老师正在指导学生为郑州一家企业加工精密机器零件。

每天早上,涂勇老师带领学生做好实训课前的准备工作。……他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技术精益求精。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专题宣传配音解说词

    匠心超凡,气韵磅礴,惟立德明志者守正而精进,铁肩担大任。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立匠心、传匠艺、育匠才,不惟一技之长,而为“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培育匠才新秀,步武大国工匠,铸就大国脊梁!

学院自1954年建校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辉煌历史,无论是建校之初的河南省机器制造技工学校,还是现在的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名随时移,而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却一脉相传。“德厚技高,务实创新”的校训凸显学院“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办学实践中浸润、熏陶着每位师生。

    学院党委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编制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确立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落实,主动承担起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使命!

    学院紧紧抓住时代发展机遇,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程和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为总抓手,注重内涵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创新创业硕果累累,为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工匠型人才,为未来的大国工匠增添了新生力量!

    匠艺树人,才艺出众,匠心独具而智慧运于双手,真功显大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院建有8个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9个实训中心,180多个实验实训室,满足了不同专业18000余名学生的实训教学和仿真实习,让学生学到脑中,落实到手上。

   学院设立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和烹饪食品系等9个系(院),以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制定产学研结合的课程设置方案,开设了5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有4个国家示范重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7个省级示范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建设点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与中原工学院联合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车辆工程”两个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是学院办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学院还分别与美国夏威夷大学、加拿大圣劳伦斯学院和澳大利亚昆士兰TAFE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国际交流及合作办学,提升了学院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

    培育匠才关键在于教师。学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形式、多维度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画面:胡格授课,教师国外培训)。他们中既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字幕:胡世超、李伟、李保定、雷红薇),又有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还有技师、高级技师150余人,并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聘请了200多名知名专家、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作兼职教师。他们言传身教,化知识为雨露,传技能育匠才。

   学院为此实施具有订单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讲—演—练—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现代学徒制”,加强与上海通用、德国工商协会和阿里巴巴等330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的产训基地,协同育人,共拟人才培养方案,共办以企业名称命名的“二级学院”开设“德中机电班”、“中机焊接班”、“通力电梯班”、“福特班”和“德邦物流班”等20多个订单班,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洗礼,为企业定制急需的专业人才。“这火花是点亮学生匠心的火光,是照亮学生心田的希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遍遍练习,一遍遍打磨,练习的是手艺,打磨的是品质,传承的是精神。他们就是未来的能工巧匠。”

    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技能优势,使师生在河南省及全国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中技惊四方、屡获殊荣,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次,省级奖项200余次,是河南同类院校中获奖数量最多的院校之一,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发展的目的

    立德为先,学艺为匠,今育德技兼备之栋梁,匠才为兴邦。学院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院系两级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工作量化评估,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与企业联办专业专场招聘会,借助新技术、大数据为学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向社会和企业推送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近年来,学院还成功输送60多名学生到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升学就业,提高了就业质量,成为就业工作的又一大亮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连年被评为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

   就业是根本,“双创”是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学院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传授学生创业知识;举办创业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业能力;设立创业帮扶基金,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学院还与河南省人社厅、清华启迪公司共建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立全新的科技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双创+就业”的可持续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在校期间,陈继文就深受校园创业氛围的熏染。2014年,还在实习期的他就开办了公司。业务由单一的演出服务,逐步拓展到房产服务、影视制作、网络推广等领域。员工由当初的15人,发展到70余人,年营业额达到2000多万元,现已成为一家极具竞争力的企业。创客精神可贵的是永不止步,在其身上,体现更多的依然是追求卓越、永无止境工匠精神的因子。

   大国有工匠,匠才能兴邦。黄河之滨,龙子湖畔,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这所中原高职名校,在“十三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下,正持续推进“三项工程”建设,争创“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勇立经济发展潮头,铸造工匠精神,助推技能强国!

分享

行业资讯

查看更多

著名蒙古族歌手格格新歌《愿你永远快乐》全网震撼发布

最近,著名蒙古族女歌手格格的另一首新作《祝你永远幸福》在网络上爆红,由著名词曲作者张超担任填词谱曲,金牌音乐制作人张超担任演唱。Gerg这一部作品依然保持着欢乐与动感的演绎风格,在这个春色无限的季节给网友们带来不一样的视听享受。"三月三呀桃花开岸等你/艳阳天呀山风吹拂着心事/看着天边想起那永乐的云彩/一曲清唱到心的痛快/没有唱完就唱到心痛的歌/你看着天边想起那永乐的云彩/唱唱着歌的意境,唱出了一首<

来源: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制片帮

17:39

蒙古族饮酒的礼仪

蒙古族饮酒的礼仪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种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人种属于纯蒙古人种,是黄色人种的代表民族,语言为蒙古语。在中国,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青海、河南、甘肃等省区。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  正史始见于《旧唐书·北狄传》,称“蒙兀室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

来源: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制片帮

17:39

蒙古族的敬酒礼仪

蒙古族的敬酒礼仪   蒙古族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一直是一个很神秘的民族,成吉思汗以及后来在中国历史上的元朝,都给中国历史留下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历史资料。撇开其他文化,今天看看米小编就带大家了解蒙古族民俗礼仪敬茶和蒙古族饮酒礼仪。  蒙古族民俗礼仪敬茶:  蒙族历史悠久,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胸怀坦荡的民族,至今保持着一套特有的民族礼仪。  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

来源: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制片帮

17:39

Copyright © 2018-2023 ZHIPIANBAN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7463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粤)字第05348号

免费策划

免费报价

在线客服

微信沟通

大客户直线